
—分享—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王志艳)19日上午,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了“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学术论坛,这所1983年6月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小学基础教材研究机构,负责编写了改革开放以来的6套中小学教材,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所名更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
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同时兼任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韦志榕介绍,编写中小学教材涉及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30年来,课程教材研究所已承担了28项国家级课题,其中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研究与开发、新课改后各类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等多项成果获得过国家级大奖,积极助推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其中,更有20多位中青年科研人员担任着德育、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育带头人。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在论坛上表示,教科书对培养什么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科书也是党和国家方针更具体、可操作的贯彻于教育各环节的抓手。他还透露,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高考改革,包括如何将中小学各阶段的考试评价进行有效衔接,并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教育导向等。申继亮对“课程教材研究所”工作也提出建议,“应该关注教材的数字化,目前数字出版已成趋势,这一领域将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
论坛最后还为历任“课程教材研究所”负责人颁发了特别证书,并表彰了一批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的中青年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