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转型发展描绘两型新图景——访省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爱平 编辑:高芹 2013-06-17 09:09:01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唐爱平

  如果说“中国梦”是一支雄浑壮阔的交响乐,那么“两型梦”就是其中最优美动人的旋律。

  奋力书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实现湖南的“两型梦”。

  “既要有经济的发展,又要有清新的空气,有蓝天白云,有青山绿水。”6月5日,省两型办副主任陈晓红谈起“两型梦”时,向记者如此描述。

  两型探路,迎来重大机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陈晓红说,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的湖南,既面临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双重矛盾,又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湖南的省情特点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两型发展之路。

  我省大企业中,60%分布在重化工领域,规模工业中重化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工业企业中60%是高能耗企业。作为“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产之乡”,上百年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为国家工业体系建成和军工企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累积性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陈晓红说,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如果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就在湖南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湖南迎来转型发展的良机。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此,湖南获得了绿色崛起的“国家动力”。

  以两型发展为目标,产业发展锁定绿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两型发展为目标,铁腕治污的3年行动计划如利剑出鞘。

  以两型发展为目标,一系列示范创建行动在三湘四水展开,两型理念深入人心。

  两型示范,引领绿色崛起

  一份“前无古人”的事业,在湖南稳打稳扎,步步推进。陈晓红认为,5年的两型建设,湖南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

  5年来,工业在做大中做强做优,新型工业化成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工业增加值达到9140亿元,质量连续两年居中部第一位。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工业产业达到9个,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6%,占GDP比重达到1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6%,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36.3%。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千亿产业。

  5年来,两型改革稳步推进,106项原创性改革先后在长株潭试验区铺开。推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行民用阶梯式水价、电价、气价。长株潭3市先行PM2.5监测、产业准入提升退出机制等改革,激发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内生活力。

  5年来,两型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倒逼机制。制定出台59个两型标准和23个节能减排标准;搭建了全国首个综合性节能减排监管平台和“数字环保”系统;颁布实施长株潭区域规划条例、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等20多部法规规章。

  5年来,我省加快摆脱对重化工业、资源粗加工业、房地产业的依赖,发展路径越来越宽。“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20.4%;城镇化率提高到46.7%,其中长株潭达到62.1%;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7%以上;14个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长沙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河流断面三类水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个100%”,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湘江干支流42个监控段面中,1-3类水质段面占88.1%,比2007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湘江水质总体良好。

  5年来,我省推动两型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园区、进乡村、进景区,342个示范创建单位和项目呈“星火燎原”之势,两型生活、绿色消费成为时尚。

  陈晓红认为,正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有益探索,湖南经济驶入了有中国特色、湖南特点的科学发展“快车道”。全省经济总量跃升到22154.23亿,连续5年保持全国前十;全省工业增加值位列全国第十位,湖南由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开始步入工业强省行列;长株潭一体化加快迈进,从改革开放以前的毛泽东城构想开始,以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为标志,长株潭试验区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3市“融城效应”逐步凸显,长株潭城市群跻身全国十大城市群行列,核心增长极作用显著增强。

  两型引领,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陈晓红认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已经进入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改革的形势更加紧迫,改革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因此,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必须立足新的起点,以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实现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融合互动发展。

  陈晓红说,实践证明,改革创新的力度有多大,科学发展的步子就有多大。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就要纵深推进各项改革试验,率先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推进。以推进“十大领域”改革为重点,突出解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加快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着力构建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

  要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的同时,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围绕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两型”产业龙头企业。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生态资源保护,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林工程,加大对生态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生态敏感区的保护力度,实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抓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坚决关闭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严重排污设施和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宣传普及“两型”发展理念,加快形成“两型”消费模式,大力培育“两型”文化,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文明素养。

  突出抓“两型”示范创建,继续深入开展“两型”机关、“两型”企业、“两型”园区、“两型”社区、“两型”乡镇、“两型”家庭等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抓好城乡统筹发展;突出抓省部合作协议的对接落实,不断完善合作共建机制。

  “只要坚持两型引领,湖南转型发展将会步入一片新的天地。”陈晓红坚信。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