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的经济“引擎”作用正在发力。国内外超重量级企业正在积极抢滩环渤海地区。眼下,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已经完成了其在渤海湾物流、能源、金融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布局。
环渤海:崛起中的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尽管多年来这个概念反复在各种场合被提及,但它似乎长期仅是一个概念,远远没有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能给人们清晰而直观的整体印象。
早在12年前,国家“九五”计划就已强调,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而就在上个月中旬,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在环渤海省市深化合作座谈会上还说,环渤海地区还只是地理上一个区域性概念,尚未构成环渤海经济圈。原因是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3大组成部分自成体系,区域内缺乏合作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对接不足,产业分工不够明确。
在深化合作座谈会上,环渤海各省市都提出了区域联合、共同发展的构想。尽管高层仍在商洽合作,规划前景,但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的经济体量却早已不容小觑。据统计,2006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万亿元,占全国的26%。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总干事帕特里夏弗朗西斯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北亚暨环渤海地区越来越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这一地区的密切合作将会给世界的密切合作提供蓝本。”
曹妃甸:环渤海崛起缩略图
位于渤海湾西岸、唐山市南部一个海中的带状小沙洲,就是曹妃甸的所在地。千年沉寂的曹妃甸,最近突然被国家领导人、行业巨头频频造访,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
不久前,记者乘车走过17公里的海上公路,直上曹妃甸。远目望去,蔚为壮观的吹砂填海工程仍在继续,已经形成的沙洲上钢架耸立,机声隆隆。据介绍,曹妃甸工业园区占地31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园区。到“十一五”末,曹妃甸建设总投资将达到2000亿元,年财政收入超200亿元人民币,经济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新唐山。
记者采访国投项目曹妃甸煤码头工程时了解到,作为在建的中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口,曹妃甸煤码头是配合铁道部提出的大秦线扩能的配套工程,近期将满足大秦线扩能的要求,中远期为“煤炭第三通道”的煤炭下水港口,规划建设5至10万吨级煤炭泊位16个,年煤炭下水能力2亿吨,分两期4个单元建成。大秦铁路煤炭运量2009年之前将达到4亿吨,但曹妃甸2亿的规划吞吐量并不能完全满足大秦线的扩能需求,因此不远处的京唐港专业煤炭码头也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承接大秦线3000万吨的运输量。该项目也是国投公司的项目之一。
作为大秦线煤炭运输扩能的配套工程,需要有铁路线把曹妃甸港和京唐港连接起来。国投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迁曹铁路北端分别与大秦、京秦两条大干线相连,南端与曹妃甸工业区、京唐港相连。记者了解到,建设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实现了全线通车。
北疆电厂:后发优势高起点
作为正在崛起的经济区,后发自有后发的优势。天津北疆发电厂循环经济试点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该项目包括海水淡化、发电工程、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子项目。规划建设4台1000MW燃煤发电超超临界机组和4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一期工程建设两台1000MW机组和20万吨/日海水淡化装置,总投资123亿元,国投电力公司出资64%。
记者了解到,和传统作为污染大户的煤炭发电厂不同,北疆电厂的设计是“零排放”。此外,一般的火电厂都是耗水大户,而北疆电厂项目启动后不仅不消耗淡水,反而能反哺天津:一期工程投产后,每年就可以向天津市供应淡水6570万吨;此外利用海水淡化后排出的浓缩海水制盐,可使汉沽盐场的原盐产量增加50万吨,并节省22平方公里盐田用地。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要求,对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进行参股、控股投资的央企,也是国家区域规划的风向标。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已经在环渤海经济圈投资超过300亿,通过投资曹妃甸煤码头、京唐港、龙口港、迁曹铁路、北疆电厂、渤海银行、天津力神锂电池等项目,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已经完成了其在渤海湾能源、物流、金融和高科技产业的构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