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菲律宾为何突然对台湾挺直腰杆?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编辑:何冰 2013-05-18 20:37:31
时刻新闻
—分享—

  菲台大打舆论攻防战

  菲台争端17日进入硬对硬的僵持阶段,并把攻防打到国际舆论阵地:菲律宾坚称台湾渔船越界捕鱼,还声称“不惧怕”台湾军演;台湾则召开“国际记者会”, 控诉菲方公务船“冷血谋杀”。一起台湾渔民的悲剧,演变成一场比拼谁嗓门更大的混战。双方还都想拿盟友美国当靠山,台湾甚至动用在美国国会的游说能力,搬出两名重量级美国议员痛斥菲律宾。但有菲律宾记者告诉《环球时报》内幕消息说,“前几天还有点阵脚慌乱、急于平息事端的总统”突然挺直腰杆,美国因素显著。

  目前还没有美国介入调停争端的报道,美国官方的态度可用其代理助理国务卿的一句话概括——“我们感到很为难”。《华尔街日报》说,两个坚定盟友间乱哄哄的争吵让华盛顿大伤脑筋。对台湾而言,委屈受过了,强硬姿态摆出了,但怎么收场却得看别人眼色。香港《亚洲周刊》评论说,菲律宾这一杯魔幻的酒,倒进了台湾社会的喉咙里,让大家抓狂,但梦醒之时,就要面对更严峻与残酷的事实:因为在国际政治中,台湾与菲律宾,实际上都只是美国的棋子。

  本报独家专访菲海警队

  菲律宾媒体日前传出消息称,菲律宾海岸警队已经推出长达3页的调查报告,称日前有渔民被打死的台湾渔船首先“越界”捕鱼,被发现后则“拒捕”并发动引擎撞击菲律宾公务船。这一说法基本与菲此前的说法一致,但它是菲律宾最终的正式官方调查结果吗? 17日,在首都马尼拉海港区的菲律宾海岸警队总部,海警队对外事务总管阿芒·巴里罗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巴里罗并未证实上述调查报告的真实性:“枪击事件的调查工作已经由国家调查总局等其他政府部门全权负责,结论将由这些部门做出,海警队只负责提供相关事实情况,涉事人员已经接受问询。”

  据巴里罗描述,5月8日,枪击事件发生前一天,MCS-3001号公务船在菲律宾最北部的巴塔尼斯群岛海域展开例行巡逻,监视打击非法捕捞是巡逻内容之一。“这艘公务船属渔政部门,这次是渔政和海警队的联合行动。”巴里罗称,据其了解,菲公务船9日通过无线电信号和浮标发现了“在菲律宾海域内有非法捕捞嫌疑的台湾渔船”,公务船试图靠近检查时,台湾渔船突然启动,且有撞击意图,公务船上海警队员决定开枪。

  “是否有明文规定,什么情况下海警队可以开枪?”记者问。“公务船反复多次鸣笛、拉响号角警示,且安全遭到威胁。”巴里罗称,“开枪的目的是破坏台湾渔船的动力系统,阻止其逃跑,击中船员是没有想到的。”巴里罗表示,同一海域曾有过多次菲律宾海上执法部门和台湾渔民的“摩擦事件”,但这是第一次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菲总统府指示,菲律宾国家调查总局周三开始接手枪击事件调查工作。《环球时报》记者17日获悉,该部门对20余名海警及渔政人员进行了询问取证,并从海岸警队获得多份当时的情况记录及一段视频。对于是否向外界公开这段视频,相关人员匿名对《环球时报》表示,“还不到时候”。

  “我们会全力配合调查。”巴里罗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海岸警队有11名涉事队员被停职检查,“这11人属于特别行动部门——海警舰队,他们目前被限制行动自由,相当于软禁”。

  菲方的说法在国际上广泛散播,台湾方面17日反驳说,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弹痕累累,菲律宾宣称公务船“非蓄意”射杀台湾渔民的说法罔顾事实,完全无法接受。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外交部”当天发布新闻稿称,菲方辩称其公务船开枪是因为台湾渔船意欲冲撞,但菲执法船舶全长30米,总重115.45吨,台湾渔船长仅14.7米,宽3.68米,总吨位为15.15吨,属小型渔船,且毫无武装,菲方“自卫”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而且经过台湾有关部门搜证,发现台湾渔船船体弹痕累累,共计有50多处着弹孔,因此菲方说法罔顾事实。

  台“外交部”还表示,强烈抗议及谴责菲国公务船违法暴行,严正呼吁菲政府拿出诚意,必须正式道歉、赔偿损失、尽速彻查事实严惩凶手,及尽速启动台菲渔业谈判。

[NextPage]

  台湾感叹没人“仗义执言”

  菲律宾对台湾摆出全面强硬姿态。奉命前往台湾岛内进行道歉的菲总统特使佩雷斯回菲时表示,“如果情势恶化,菲方要有从台湾撤侨的准备”。菲海外就业署针对台湾停止菲劳往台表示,已准备应变措施, 转移菲劳往其它国家。菲旅游部长已下令停止原计划在台湾推行的宣传促销,并说,由于台湾只占菲国外来游客5%,冲击不大。

  菲律宾总统府17日中午举行记者会声称,官方相信菲律宾司法单位的调查结果,不接受台湾地区调查团进行联合调查。对于台湾军演,菲总统府发言人回应说,对菲律宾不构成威胁。台湾东森新闻对此解读说,菲律宾的态度依旧强硬,甚至还直接呛声对军演根本“没有怕”。

  菲律宾的强硬态度让台湾恼火,但台湾舆论担忧地发现,国际社会替台湾仗义执言的声音很少。台湾《联合报》17日的一篇评论称,台湾想呵斥菲律宾,至少得有几个“盟邦”站在台湾这边,但令人忧心的是,浏览国际新闻,不但美国跳出来“敦促”台湾不要升高区域紧张,国际新闻也找不到“应和”的声音。菲律宾使出一些手段,导致法新社和美联社的报道全是“台湾拒绝菲律宾道歉”。

  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称:“台湾对菲祭出11项制裁后,不少国际舆论逐渐倒向菲律宾,认为台湾在整个事件中欺压对方。”为了向国际社会还原真相,台“外交部”17日下午举行国际记者会,公布台湾渔船弹痕累累的照片,驳斥菲律宾说法,并控诉菲方公务船“冷血谋杀”。据称,台“外交部”在全球的118个“驻外机构”全面启动,透过各种宣传管道,说明事件的发生经过。

  “台湾与菲律宾,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都扮演一定角色,如今又生龃龉,但是美方重返亚太大戏要演下去,美国如何调解,将是事件落幕的关键。”台湾一名退役少将在《联合报》发表的评论认为台湾真正的指望在美国。

  17日多家台湾媒体都把美国议员支持台湾的说法放在重要位置。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夏柏特和少数党首席议员法里欧马维加联合发表声明,痛斥菲律宾海巡船在公海滥杀无辜,要求菲律宾政府真诚地道歉、赔偿、惩凶,呼吁台湾与菲律宾谈判渔业协定。报道说,相较于美国国务院,这两名甚具分量的议员明确指出菲律宾政府有不可推卸之责。两人并向死难者的家人表达哀恸之意。夏柏特与法里欧马维加都是美国众议院“国会台湾联机”成员,支持台湾一向不遗余力。

  但美国官方表态让台湾很难堪。 “我们感到很为难”,台湾《联合晚报》17日在标题中引用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代理助理国务卿尹汝尚的话概括美国的心态。据报道,尹汝尚16日表示,这件事非常不幸,台湾和菲律宾都是美国密切的盟友和伙伴,“我们感到很为难”。

  《联合晚报》报道称,尹汝尚是美方至今针对此事件发表谈话最高层级的官员,针对渔民洪石成遭枪杀,他的说法从原本国务院统一口径的“遗憾”,改为“哀悼”,希望多少平息外界抨击美方“重菲轻台”的言论。

  台湾《旺报》评论说,台美关系是二次大战后全球冷战架构的延续,与大陆互信不足,在钓鱼岛事件发生时,大陆希望“两岸联手保钓”,马英九却坚持和美日之间的长期友谊,与日本达成《台日渔业协议》,渔场范围扩大了,主权却仍在日本手上。 台湾的友谊在日本却显得很廉价。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农相林芳正17日表示,为了对台湾地区渔船在冲绳县附近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内的活动加强警戒,水产厅已将渔业执法船由原来的5艘增派至10艘,现阶段将继续此种监控力度。

[NextPage]

  菲台让美国大伤脑筋

  马尼拉一名不愿具名的总统府资深记者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透露,台湾的部分制裁手段在短时期内的确不会让菲律宾伤筋动骨,不过“前几天还有点阵脚慌乱、急于平息事端的总统”突然挺直腰杆,美国因素显著。“看上去,菲外交部很敏感地捕捉到了美国驻菲大使的表述细节,比如对菲总统道歉赞许,比如说菲律宾是战略盟友,而台湾是伙伴。”这名记者还说,实际上过去几天,美国和菲律宾、台湾两方面都有私下接触,两边也认同美国是适宜的调停者,“至于是否能尽快找到三方都乐于接受的体面收场方式,还不得而知”。

  菲律宾很多人相信美国会调停菲台争端,不让事态扩大。有在菲华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菲台都是美国盟友, 美国不愿看到菲台交恶影响到美国在亚太的布局,它肯定会在适当时机介入,让菲台都感激其恩德。 菲律宾商人皮娅·拉莫斯17日和《环球时报》记者谈及总统府的表态,语带嘲讽。“今年美国和中国船先后闯进巴拉望省一块重点保护的珊瑚区,美国人轻松了事,据说是赔了钱,中国人被扣到现在。多么可笑!”拉莫斯说,总统大概在想,瑞在到美国该做出回报的时候了。“其实政府哪有那么多精心算计,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等着被差遣。”

  菲台争端扩大出乎美国意料。《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已经意识到亚洲海上领土争端的战略挑战。但是,与过去往往是美国的盟国或者区域合作伙伴应对北京不同,这次是美国的两个坚定盟友间乱哄哄的争吵。这说明这一地区的现实情况非常复杂。美国在东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利益,那就是确保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和平,以及航海自由。但是既然拥有这样的朋友,美国不能总假设盟友能让美国的这些目标顺利实现。

  5月27日(提前出版)的香港《亚洲周刊》评论说,台湾有不少民间的声音,大喊开战,但其实台湾和菲律宾的军队,都没有开战的条件。因为双方的部队都受制于美国。台湾和菲律宾军队要打仗的武器、弹药和零件,都要靠美国提供,没有美国的准许,台菲都没有参加战争游戏的本钱。这次菲律宾公务船杀害台湾渔民的事件,显然是菲国军警系统纪律荡然的结果。那些轻率开枪的菲律宾人员,在国内也是动辄杀人。这也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典型悲剧。(刘畅 黄栋星 孙微 青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