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小皮球”万曼琳——长征路上最小女红军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06-10-01 10:30:15
时刻新闻
—分享—

  有人说,她的命很苦,7岁就成了孤儿,8岁时就走上长征路,兄长牺牲4年后才知实情……但她告诉记者,长征路上虽然辛苦,但有很多人爱护,自己感觉很幸福。

  如今,71年前以“小皮球”绰号深讨红军战士们喜爱的万曼琳已是八旬老太,但对那段影响自己一生的红色经历,她仍记忆犹新———

  8岁走上长征路

  1933年秋,四川省南江县一条湍急的河流中,万曼琳的哥哥左手拉着母亲,右手拽着万曼琳,身后是年轻的妻子怀抱年幼的儿子。一个浪头打来,年仅7岁的万曼琳便在瞬间失去了3位亲人。浑浑噩噩中,她被哥哥拖上了河岸,醒来后才知道母亲、嫂子和侄子都被河水冲走了,“从此就是阴阳两世”。

  万曼琳一家的劫难缘于哥哥当时的身份。由于哥哥当时是四川南江苏维埃政府秘书,红军撤退后,担心遭到敌人迫害的哥哥只好领着一家人离开家乡,避难他乡。然而,避难不成,却致家破人亡。“哥哥带着我找红军,我们沿路乞讨,睡在人家的屋檐底下,用稻草当铺盖……”终于,在广元附近的山上找到了红军。哥哥在连队打仗,曼琳则跟着炊事班一起拾柴、择菜,还常到战壕里送饭。当时,曼琳是哥哥所在连队惟一的女孩,且只有8岁,大伙就亲切地叫她“小鬼”。“小鬼过来,这里有好吃的。”“小鬼,来唱支歌……”再忆往事,万曼琳说当时生活虽艰苦,但对于天真烂漫的自己而言,这样的声音备感亲切。

  1935年,红军因受“左”倾错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连遭败绩,不得不退出根据地,开始了举世瞩目、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曼琳所在红军第四方面军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经过许多羊肠小道,开始壮烈的万里长征。不到9岁的万曼琳跟随炊事班战士拣柴火、择菜、送饭,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翻雪山过草地的长征路途。

  铺盖牦牛粪很暖和

  采访中,万曼琳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战友,我肯定走不完长征路。”3次过草地,九死一生,她至今感念那些因救自己而牺牲的战友们,有很多她并不知道姓名。

  一次,大家把她放在马背上过河,由于水深流急,连人带马一起被大水冲走,不知过了多久,当她醒过来时,已被救上了岸,身上一件衣服也没有了,大家用皮袄把她裹着给她取暖;一次,往战壕里送饭时,眼看着要被炸弹炸了,被炊事员一把推开,等她缓过来时,身边是一个大弹坑和已停止呼吸的炊事员,而逃过一劫的自己仅是暂时性的失去了听力。过草地时,一望无际的草地无处躲藏只好原地趴下,头上戴个布圈圈,迷惑敌人,大人们一步跨过一个泥潭,她蹦蹦跳跳地跳着走,一不小心整个人“扑通”掉进泥潭里,战士们一边细声安慰她,一边甩过绳子让她系上自己的腰,然后再用担架把已被稀泥淹到胸口的她吊出来……

  由于年代久远,也由于长征时的少不更事,很多关乎地点、时间的细节,万曼琳已经想不起来了。但大伙叫她“小皮球”时的声音,似乎至今仍在耳畔响起。

  因9岁的她人小脸圆、眼睛圆、鼻子圆,浑身都是圆圆的,大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皮球”。行军休息时,她常常为大家唱歌、跳舞,性格活泼的她成了大伙的开心果。万老仍清楚记得自己过草地时“耍小性子”。在过草地时,红一方面军已先通过。等到四方面军过草地时,连野菜都被先头部队吃光了。有一段时间里,部队连野菜都找不到了,大家纷纷解下自己的皮带,准备煮着吃。“小皮球”也解下自己的皮带。可连长说啥也不要,说你人小衣服宽大,离不开皮带,不到万不得已不用你的皮带。年幼的万曼琳哭闹着非得让大家连自己的皮带一起吃,不由分说就把皮带扔进了沸水锅。看着小脸上还挂着泪珠的“小皮球”,战士们心疼得用干草捻了条草绳给她系衣服。草地上气候瞬息万变,一会儿风,一会儿雨,一会儿雪花卷着冰雹漫天飞。作为红军小战士的她跟随部队在荒凉的原野上艰难行军,但严格禁止大伙随地坐下休息,因为一旦坐下就可能永远站不起来。白天没完没了的行军,晚上在湿漉漉的草地上宿营,红军战士们会把偶尔找到的牛粪盖在身上取暖。采访中,万老给记者比画着,蒲扇大的牦牛粪垒成半尺高的小墙挡风,身子下铺着牛粪,身上盖着牛粪,“别提多暖和了”。

  兄长牺牲4年才知实情

  1936年6月,由红二、六军团改编的红二军和红四方面军30军在四川甘孜会师。万曼琳见证了这历史一刻。

  “长征胜利了,大家特别高兴,战士们有的把帽子抛得很高,有的把衣服脱下往高处抛,大家还把我抱起来扔得老高……”她回忆说,走出草地的战士们看到有人烟的地方都特别兴奋,尤其是到甘孜看到地里的绿油油的庄稼、饱满的玉米棒子,已经大半年不知饱肚的战士们掰下玉米就生啃,连玉米秆也一起吃。当地群众因为不了解什么是红军,担心遭到打劫,都早早躲起来。后来,战士们又将群众们集合好,宣传红军政策,还如数赔偿了玉米钱。她还记得,为使红二方面军战士们好好休息,红四方面军战士们将筹集到的大批粮食、牛羊、食盐送到他们驻地,腾出打扫干净的房舍,准备了木柴,烧好了开水,修了厕所,还将亲手编织的毛衣、毛裤、毛手套等慰问品送给他们。

  之后,因年纪小,万曼琳被派到康克清和蹇先佛身边当勤务兵。当年10月22日,她又见证了红军三支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1938年秋,已是延安列宁剧团演员的万曼琳在一次演出后被叫到后台———如同电影中演的一样,一位哥哥所在部队团政委的首长亲切问她:“小鬼,很久不见,这几年好吗?”她着急地询问哥哥的情况。自从1934年哥哥被调到骑兵团后,兄妹二人就失去了联系。首长告诉她,哥哥作战非常勇敢,是红军的好干部。再三追问之下,首长才说,组织上派她哥哥到苏联学习去了,要去很久,又说以后他们就是万曼琳的哥哥,有困难找他们就行。

  万老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知道了“去苏联”的含义,明白从此自己孑然一身,没有了任何亲人……

  但悲痛回忆很快从万老的眼睛中消逝。她转而带着自豪和愉快的表情告诉记者,在党的安排下,自己曾在1938年春天和其他23个同龄孩子组成“抗日流亡孩子剧团”,深入白区宣传演出;和同伴们跳的“海军舞”,还被斯诺拍照并选入了《西行漫记》之中……

  因参加红军、因走过长征,万老说自己一辈子活得实在。现在,80岁高龄的她身体硬朗、思维清楚,清瘦的脸庞时时笼罩着和少女一样的幸福容光。她说自己要好好再活几年,要对得住那些为救自己而牺牲的年轻红军战士;她还说,现在很少有人能理解长征路上人们之间的感情,大家应该多了解关于长征的历史,这样才能知道活着有多幸福,知道饱肚有多幸福,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

  英雄篇·人物简介

  万曼琳,1926年出生于四川南江一个贫苦家庭,1933年随哥哥参加红军并参加长征,是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女红军。1936年10月,红军到陕北后,万曼琳先后被分配到列宁剧社、抗战文工团等单位工作。1940年10月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特别班就读,之后在苏维埃边区及中央军委机要局工作。解放后,万曼琳又先后在西北军区等单位工作,上个世纪60年代,因身体长期患病,在西安市地方工业局任人事科长的万曼琳提前离休。

  相关链接

  甘孜会师

  在湘鄂川黔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出发,转战湖南、贵州、云南三省,击溃国民党军的拦截,渡过金沙江,经西康、四川,于1936年6月底至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是时,中共中央命令红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将红四方面军之第三十二军编入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肖克任副总指挥,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即召开了二、四方面军领导人参加的甘孜会议,由于朱德、任弼时、贺龙、刘伯承、关向应等的坚持和斗争,会议明确决定了北上与中共中央会合的行动方针并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挥师北上,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