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美景,赶超工期。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重视环保水保工作,采取的草皮移植、余土防护及外运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施工对高原环境的破坏。摄影:喻军)

  红网特派记者 彭双林 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报道
  
  电力行业正在烙上专属湖南人的标识。
  
  继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以及演艺湘军等“湖南现象”后,湖南电力在青藏高原上又打响了电力湘军的新名号。
  
  川藏联网工程,这个被称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富有挑战力的线路工程中,湖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发挥“吃得苦,霸得蛮,会创新”的湖湘特质,攻克了工程最险峻的部分之一,创新了高原施工工艺,重新铸写了“湘电铁军”的新名片。


 
挑战高原 吃得苦霸得蛮

(电线上,送变电建设者在施工。他们每隔2小时就要停下来休息吸氧一次。摄影:喻军)

  川藏联网工程中的一部分是四川甘孜州巴塘县至西藏昌都的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湖南电力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包10标段,即西藏境内的竹巴龙至加色顶段,线路长度共计70公里,平均海拔为4100米,是全线中地形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之一。
  
  川藏联网工程线路包10段项目部工程部主任朱培能说,上高原,所有人都先需经受高原反应的考验。因为空气稀薄,很多人刚进入高原时感觉到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全身乏力。到晚上,失眠是常事,反应严重时还会鼻子出血,脸色发紫,呕吐不止。
  
  “长期在高原上生活和工作,会导致人体机能下降,随时可能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朱培能说,如果抢救不及时,一两个小时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高原静坐已是辛苦事,而工程建设者们需在不断接受严酷的生存环境考验的同时,埋头苦干,追赶工期。往往这时,如果碰到“难题”,更能激发湖南人的斗志。
  
  6月份的一场大雨过后,公路塌方,运输塔材的索道牵引机所需的汽油没法上山。山高坡陡路滑,骡马也上不去,包10段项目部总工程师陈小元望着近30吨的材料犯了难。
  
  盘算着捉襟见肘的工期,陈小元提出用肩抬背扛的方法。身边的施工人员面面相觑,没吭声了:单是空手上山都累得气喘吁吁,背这么重的东西怎么能行?
  
  陈小元没说话,扛起一包砂石就向海拔3760米的山顶爬去。众人见状,纷纷起身一齐劳动。30吨材料,20余人两班轮送,最终保证了塔基的如期浇筑。

 
现场采访 碎石飞过记者头顶

(川藏联网工程湖南送变电施工标段,建设者居住的帐篷。)

  由于海拔高,湖南送变电公司施工的线路桩位所在之处大多是无人区,无路可达。为了节省时间,以及减少体力损耗,工人们吃住都在山上。
  
   9月16日中午,在朱培能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前往26号铁塔施工现场采访。此前,朱培能就告诉记者,选26号铁塔是“因为这里不太难攀登”。
  
   318国道没走多远,越野车爬上了因为川藏联网工程临时修建的马路。盘山路坑洼颠簸,车上,朱培能一边紧拉住车上的把手,一边介绍,“这条路共有48个肘子弯”。
  
   从车窗看出去,先前越野车跑过的路都移到了车下方,呈之字形罗列。
  
   颠簸一个小时后,队伍到达距离26号铁塔最近的登山点,这里也是工人们帐篷的驻扎地,每天登山前的出发点。由于低温缺氧,记者一边裹紧了衣服,一边大口呼吸。朱培能望了眼矗立在山顶的铁塔叮嘱,“一定要慢慢走,不能着急。”
  
   干冷的狂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身后,满山金黄的青稞麦浪随风波动,天边盘旋着几只秃鹫。
  
   攀爬中,旁边有索道不时搭载着装满物资的铁皮桶经过。山坳里传来柴油机的轰鸣。
  
   队伍缓慢移动,只听得到大口的喘息声。
  
   “小心!”突然,朱培能一声大喊。记者抬头,几颗碎石从头顶飞过。
  
   朱培能倒吸一口凉气,催促队伍前进:“这里地质脆弱,老有石头往下掉。危险区域,必须迅速通过。”
  
   路边有摔死的骡子尸体。近黄昏时,队伍终于到达山顶。26号铁塔上作业的身影依旧忙碌,工人们忙着消缺等工作。
  
   “人们一旦面临困境,容易气馁、沮丧。必须有乐观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才能攻坚克难。”湖南送变电公司总经理曾新跃说,川藏联网工程的建设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高昂的斗志在人员、设备降效严重的情况下更是不可或缺。公司领导班子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从医疗、生活、通信、交通等9个方面提供完善的保障,不断激发参建人员的斗志。
  
   “缺氧不缺斗志湘电铁军战高原”的大字标语,醒目地挂在熙熙攘攘的四川巴塘县城马路边,那里是包10项目部的驻地。


 
多项创新 高原上缺氧不缺智慧

(放线的张力场。湖南送变电公司施工标段最大的张力场转向角度达到160°,为整个川藏联网工程中转角度数最大的张力场。摄影:喻军)

  地质破碎,地势险峻,且工程部分桩位位于高寒动土区,这是包10项目部施工面对的最大难题。
  
   包10项目部针对高原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下的输变电工程建设问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研究,创新工艺标准和规范,为今后高海拔地区电力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最为陈小元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同事们提出的“塔上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方法”,现在已经在川藏联网工程中广泛应用。
  
   包10标段地形极其复杂,材料运输多采用索道进行运输。全线共架设索道91副,在以往工程是前所未有的。
  
   此外,张力放线选场也经受了考验。施工标段共8个放线区段,其中有7个区段的张力场均需转向设置,最大的张力场转向角度达到160°,为整个川藏联网工程中转角度数最大的张力场。
  
   包10项目部重视环保、水保工作,在工程施工中的很多环保举措,受到了芒康县环保局的肯定。在进行基础施工的同时,严格按照“先防护、后施工”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草皮移植、余土防护、余土外运、堡坎砌筑等环保、水保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施工对高原地区环境的破坏。
  
   同时,在318国道沿线砌筑垃圾池,将施工中产生的建筑、生活垃圾投放到垃圾池中,再由芒康县环保局统一清理,有效较低了对施工沿线的环境污染。
  
   318国道人来车往,大多是进藏的驴友,湖南送变电公司在国道旁设置了“驴友补给站”,提供简易医药、压缩饼干、矿泉水等东西,赢得众多驴友点赞。他们在补给站的帐篷外纷纷留言,赞道,“谢谢铁军!”
  
   国家电网川藏联网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王成评价说,“湖南送变电公司就是名副其实的‘湘电铁军’!”


红网政务中心出品 编辑:彭双林 设计:菲菲